module_image
展會概要
2025年度國際儲能第一展

展会概要

名稱
CESC2025第三屆國際儲能大會暨智慧儲能技術及應用展覽會
會期
2025年 3月 20日-22日
時間
09:00  ~ 17:00 (全天)
主辦單位
江蘇省儲能產業協會
會場
南京國際博覽中心
協辦單位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支援單位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員會(能源局)
江蘇省工業與資訊化廳
江蘇省商務廳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
國際支援單位
寮國國家能源與礦產部
越南國家貿促會
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會
歐洲儲能產業協會
特別支援單位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
承辦單位
創能國際會展服務(江蘇)有限公司
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溧陽深水科技顧問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單位
中國葛洲壩集團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平高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內蒙古電力測量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遠景能源有限公司
江蘇同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易能數位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合肥鉑蘭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宿遷時代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煜邦智源科技(嘉興)有限公司
大會總冠名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晚宴冠名
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Expert Advisory Group of the Conference

大會專家顧問團

儲能專家顧問
氫能專家顧問
陈立泉.png
陳立泉院士
工作單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立泉,1940年3月29日出生於四川省南充市,固體離子學和能源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博士生導師 。


陳立泉於1964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畢業,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至1978年在西德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固體所進修;1980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固體離子學實驗室;1987年擔任「863」19863年 979年 979年 929727年 9863年)。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立泉率先在中國國內研發出鋰離子電池,實現了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首次發現70K超導跡象,研製出液態氮溫區超導體並首次公佈了材料成分。
展開閱讀
收起更多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051.png
李泓院長
工作單位: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長
李泓於 1997 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高容量奈米 Si 負極材料,並申請了第一個發明專利,1999 年在國際上發表了第一篇奈米矽負極材料文章。 2005 年提出元宵結構奈米矽負極綜合解決方案,入選「全國十五大科技成就展」。奈米矽負極材料在 1997年開始獲得系列核心材料授權專利,歷時 20 年研究,實現技術轉移,2017 年在江蘇溧陽天目先導電池材料有限公司開始產業化。提出並發展了基於原位固態化技術的混合固液電解質電池和全固態電池技術,推動鋰離子電池失效分析技術和高通量計算技術發展。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與電池技術、固態鋰電池、電池失效分析、固態離子學。合作發表 SCI 論文 380 篇,引用超過 27000 次,H因子 84。共申請中國發明專利 100 餘項,已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 50 餘項。

現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在 E01 組工作。科技部先進能源領域儲能子領域主題專家,工信部智慧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案責任專家,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技術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得主。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新能源汽車試點專案動力電池項目,北京市科委固態電池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固態電池重點項目負責人。聯合創辦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溧陽天目先導電池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中科海鈉科技有限公司、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展開閱讀
收起更多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524.png
徐玉傑
工作單位: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儲能研發中心主任

2009年至今工作於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先導專案及企業等項目10餘項;參與制定發布標準5 項,其中國家標準2項,國家軍用標準1項。

參與了能源領域了多個規劃和策略報告的研究,進行了MW-300MW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開發;發表論文220餘篇(SCI論文117篇),申請專利180餘項(授權80餘項),參與編寫中英文專著6部/章。兼任《儲能科學與技術》編輯委員會委員、全國能量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科技獎勵: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技術發明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基礎研究類)、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創新一等獎、日內瓦發明展金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獎等20餘項。

榮譽:青年北京學者、中國能源研究會優秀科技工作者獎、海英人才—創新領軍人才等。

展開閱讀
收起更多
Exhibits List

展品範圍

展品范围-储能技术.jpg

鋰電儲能、液流儲能、氫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抽水蓄能、超導電電磁儲能、飛輪儲能、蓄熱/蓄冷儲能、蓄氫儲能及其他可用於插電式電動車的儲能技術;

各類蓄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儲能電源、超池、鉛酸蓄電池、智慧電池、鈉硫電池)級電容器、再生燃料電池、液流電池等;

展品范围-储能设备及材料.jpg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電解質、隔離膜;集電體、頂板、安全閥、電極箔、絕緣管、活性碳離子水溶液、吸氫合金、石墨烯材料等電池相關材料;
展品范围-储能解决方案.jpg

BMS 電池管理系統;
PCS 儲能逆變器、熱交換器設備;
電動立即汽車充換電站及相關配套設施;
儲能電池管理系紡聯繫監控管理系統、能源互聯網技術、離網型家用儲能係、併網儲能係統、鋰電 UPS系統、高功率裝置整合、PACK 整體方案等;

展品范围-储能应用.jpg
電力系統、通訊基地台、家庭儲能、太陽能發電、風光互補系統、微網、太陽能路燈、草坪燈、景觀燈及交通號誌等產品用儲能電池及系統解決方案;
2025年版
儲能先進技術與應用指南
中國儲能產業先鋒獲獎企業有機會可入編此書籍
江蘇省儲能產業協會聯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源網荷儲整合專家工作小組)、IEEE PES儲能技術委員會(中國)、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傳播與出版專委會共同發起並出版《儲能先進技術與應用指南(2025年版)》的專著。
每年更新
傾力為業界流芳
歡迎您的加入
储能先进技术与应用指南.png
關注我們
獲取有關活動、銷售和優惠的所有最新資訊。訂閱電子報:
CESC小程序二维码.jpg
小程序
module_image_8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2024 CESC國際儲能大會組委會 版權所有 | 蘇ICP備2021053254號-6 | 蘇公網安備32010602012110號 | 由聚頁創意提供技術支持